《法華經》-「萬法歸一念心」篇



分享人:善知識

末學深深感受到每次讀《法華經》都有不同的感受,從完全聽不懂開始,到了稍可以理解,不知經過多久?因為要與法相應真的不容易,所以就像經上「現四信」、「滅後五品」所說的那樣,都是從一念信解、隨喜讚歎引發善根,也是「方便品」佛說佛種從緣起,每位菩薩善知識都是我們學佛的緣起,因為有淺有深,佛陀也用祂的一切方便來引導我們循序漸進的瞭解我們這一顆心,原來是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展開的時候可以三千大千世界同時俱現如一佛土,剛開始看不太懂?從「見寶塔品」佛要告訴我們的是,因為[大樂說菩薩]的請求要看多寶佛塔內真身,佛告訴大樂說菩薩,如有說《法華經》處則[多寶佛]就會現身作證明,此皆為真實,如有眾生想要看多寶佛法身,則釋迦牟尼佛所有分身皆應來集,而為了容受所有分身,釋迦牟尼佛三次更變,才讓東南西北四方、四維、上方下方,十方同一佛土,這是我們看不到的,因為所有天人六道眾生先已移至他方,因此佛三變清淨世界是沒有大海江河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鐵圍山也沒有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為一佛土。

佛陀在「序品」時也可以把東方萬八世界,所有的一切,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諸佛,並聽聞諸佛說法,及諸比丘比丘尼四眾,修行得道者...這些都是我們做不到,也見不到,那是真實的,因為凡夫眾生也有三更變,就跟佛陀淨土三變是完全不同的思惟,因為我們自身緣故,所以不能見也體會不到。

淨土之可以圓滿周遍因為他有分身可以分佈周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我們不能是因為我們只能一花一世界,把大海分隔成億億萬個小泡沫,只能認知自己內心所認知的世界,所以《華嚴經》也說,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我不知道您,您也不知道我,因為人心被自己的認知所分隔了,不止不能知自心,也因此分別成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之不同,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成佛也一樣是這一念心,故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無所不在,就像十方分身佛無不遍滿,周遍法界,佛才能無所不知,而我們卻無法如佛自在,如果能夠了解用我們的真心去做事,就能利益一切眾生,讓我們大家都可以見得到佛,大家都離苦得樂沒有掛礙,也是佛的願望也是我們要發的願。

深感佛法之浩瀚,愚昧無法窺見其千萬億分之一,如果說讀後有什麼心得感言?
【能接受的事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不能接受的事,而能接受才是真功夫】。

「萬法歸一念心,心展開時則是為萬法」既生滅也不生滅,因佛性本自寂滅相,用則處處皆是為佛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