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3-07-04

| 《楞嚴經》讀後心得與啟發(第十七篇)

《楞嚴經》讀後心得與啟發(第十七篇)

分享人:盧玲妙

2017年冬天
影響我最大、也是第一部深入學習的佛教典籍~《楞嚴經》出現有在我的生命裡,起因於一個提問「是否我有佛緣呢?」因為生命歷程中,當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朋友們在生活上遇到了困境、不如意時,他們會把我當成是訴苦的對象。這樣的因緣安排讓我對於這一世寓居於世的課題產生了好奇。請教大正老師之後,我收到了淨界法師釋文《楞嚴經修學法要》的youtube連結。老師同時囑咐我「如果你在看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的觸動,那就表示你過去世就有這樣的種子。」自此,在夜深人靜時,拿著手機看淨界法師釋文成了我的晚安曲。一開始,對許多名相似懂非懂,但在老師的鼓勵下,不懂的先跳過,然後保持觀看影片的規律性。漸漸的,這張地圖的拼湊越來越完整、越來越清晰。數月之後的某日清晨,我夢到了往生多年的奶奶。夢中的她是一位很有精神、活力的年輕奶奶,烏黑的頭髮還特別吹整過,在家門前跟鄰居們聊天。在閱讀法要之前,我也曾夢過奶奶三次。每一次的夢境都很雷同、每次的夢境也都讓我哭著醒來~病入膏肓的她,身上沒有漂亮的衣著,躺在稱不上是家的空間裡,等待死亡的到來。觀看法要之後而產生的夢境,讓我對「有精神、活力的年輕奶奶」一直有種很特別的感覺。老師說「我認為跟你這陣子在靈性上的成長有關。」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靈性」這兩個字。夢境的改變讓我深刻感受到這部經典有它不可思議的「魔力/法力」,靈性的成長是來自於對生命實相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與認識。在生命安頓感提升的同時,心不再向外求了,學習的緣也能漸漸地將它轉化成為是資糧、成為一種借事練心的增上力量。此刻當下,我很肯定的是~我正逐步地看見人生/生命的另一個風景、真實的面目~

「拿沙煮飯,沙非飯本」~
淨界法師在釋文《楞嚴經》時,他提到在佛法修行上,我們要先找到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的根本,而這個根本就是真如佛性、現前一念心性。假如我們沒有依止這個根本去做修行,我們終將不可能得到不生滅的果。這幾年在《楞嚴經》上的學習,我漸漸能夠理解為什麼大正老師一直鼓勵我們要讀這一部經典,因為那是成就菩提道的根本、捷徑(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楞嚴經》對我而言就好像是我們蓋房子之前的打基礎。先從這個門入佛道,再修其他的法門時會快速成就、而且不容易退轉。佛陀在經典上的教導讓我受益無窮,而我的理觀增長與事修上的落實也讓家人間接的受熏、受益。佛陀的教誨時刻提醒著我~
心若明月  清淨圓融
亦如蓮華  居塵不染

在理觀上,《楞嚴經》告訴末法時代的我們「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無始劫來的輪轉中,我們因為最初的一念無明妄動而枉受輪迴之苦、忘失清淨的真如本性。在了知生命的實相之後,接下來的事修則要「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的就路還家,回到本來的面目。倓虛老和尚的六字箴言呼應著佛陀的慈心提醒~「不迷」需要有理觀做基礎,提醒我不要被生滅變化的塵境所迷惑了;「不取」是不取著於外境所生起的萬法;「不動」則是身口意的安住、不要亂動。在歷緣對境時,可以先從「不動」著手,也可以從「不迷」開始,取決於自己理觀基礎的深淺。

古云「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在這兩部經典裡,《楞嚴經》的教導偏向於讓末法時代的我們先「從假入空」恢復「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自性/佛性。當我們能夠直下承擔「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時,如同大正老師說的,我們就有資格開始學習「從空出假」的《妙法蓮華經》~

感謝大正老師引我入佛門、踏上「回家」的道途!

感謝宗群師父、人葦和素蜜如兄弟姐妹般的情誼,各自運用所長,支持、支援著讀書會的運作!

感謝所有參與讀書會的朋友們,讓我有機會受益於大家的法施以及體悟「三輪體空」的真實義!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