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語》薪傳
幾乎所有人在死亡議題面前都顯得無力而渺小。很多人經常問我:老師,我如何才能有力量來面對死亡?其實在死亡面前,你準備再多,俱足再多勇氣,當來到它面前,所有準備的一切都會顯得渺小而不堪一擊!而唯一的解決之
在靈性的層次上,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當觀照自己目前生活的困境或議題時,只要是透過自己的覺察和省思,那麼「過程」和得到的「結果」就都是有意義的。 你最後的「焦點」放在哪裡,
所謂的「貴人」會「支持你、珍視你、讓你受益。」 所以,請先「同意自己、善待自己、饒益自己。」
念死想(Maraṇasati,死隨念)是很殊勝的法門,表面看起來,它似乎是消極的。但實際上它對生命反而是採取積極的面對態度。
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或解讀,絕大部分反映出的是他們是誰?而不是我們是誰?
將內心的平靜交回自己的手裡,即使無法時時刻刻保持寧靜,也要學會斷煩惱的相續!
在遇到外境刺激時,有一種思考對我一直很受用,那就是不要急著反應,同時問自己:「它想讓我看見什麼?」如此,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將焦點從外境轉回到自身。生命的不安和困著,有很高的比例都是你的決定權被外境綁架
用心若鏡~ 「不要在意」而「要在心」
很多人在學習身心靈一陣子之後,都會感覺到迷惘,似乎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或者迷失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道靈性的最後歸屬是什麼?
問:經常聽大家說「出離心」,請問什麼是出離心?
「緣」 我們與出現的人、事、物因緣確實有深淺,但無論深淺都是緣,所以~
「放下」這兩個字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應該都是最難的功課了。放下包含兩種不同的層面,一個是「關係」的放下,另一個是「存在」的放下。所謂的放下就是我們的心不再困在過去的經驗裡,或者緊緊抓住我們想要的結局而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