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語》薪傳
《金剛經》經文:「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為什麼「善護念」如此重要,以至十方如來都竭盡所能的照顧好一切眾生的心念?
當心有繫念,所念的對象就會進入到你的世界(唯心所現)。因此「捨念」就是得清淨最重要的關鍵,而一般人可以先從「不在意」下手。
「是你在世界裡面?還是世界在你裡面?」當靈性的行者可以體證這個答案,那麼一切的真理就顯而易見了!
所謂的利他,就是幫助他人離苦得樂,而這個離苦有四種層次:
六親緣深報恩情 六親緣淺好修行 一切都是剛剛好
在學習身心靈的道路上,碰到外境煩惱刺激的時候,會產生的狀態因我們生命的深度大概會有以下六種反應,你自己目前正在哪一個階段呢
不需費心去尋找生命的意義,而是要活出生命的意義。前者是把焦點放在外境與未來,而後者是對於每一個當下存在的理解。
不要覺得已經老了學不動了,因為今天是你餘生最年輕的一天。也不要怕太晚了來不及,因為今天也永遠是你餘生的第一天! 祝福每一個人最年輕的第一天常保信心,朝離苦自在的方向前進。
人生的道路不必然要一直往前衝,有時候學會「回頭、轉身」是必要的。「回頭」看看那些走過來的腳印,有哪些是需要修正與放下的?「轉身」等等那些走得慢的,或因耗竭而停下來休息的夥伴。
生命總有一些事情是「無解」的,對於「無解」最好的處理態度便是放下想「解」的念頭而回到「無」的狀態。要回到這樣的狀態,就是要明瞭想「解決」都只是在滿足五蘊的妄相,一切法「無所得」和「本自俱足」正是最好的
所有的修行,都是建構在知苦的前提下才會發生。雖然苦並不是生命的實相,但卻是所有現象的底蘊。如果刻意的美化苦,就不容易產生離苦的出離心,而追逐、沈淪在世間五蘊的變化上。 所以,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1. 把自己當別人 2. 把別人當自己 3. 把別人當別人 4. 把自己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