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Article
瑜伽專欄系列 【24堂靈性啟蒙課】 第五課 大海的啟示

大海的啟示
分享者:羅莎瑞妮 (Rasarani)
有一個小男孩在海邊玩水,他玩得正開心時,突然一個海浪打上來,把他的一只鞋子沖走了。小男孩非常懊惱,生氣地在沙灘上寫下:「大海是小偷,偷走了我的鞋子。」
同時,不遠處的海面上有一位漁夫,他駕著小船,撒下魚網,那天他滿載而歸。漁夫興高采烈地回到岸邊,在沙灘上寫下:「大海是我的供養者,是我生活的來源。」
幾公尺外,有一對夫婦坐在海邊,清涼的海水令人神清氣爽,於是丈夫決定下海游泳,但是他並不擅長游泳,遺憾的事發生了,他失去游回岸邊的力氣。他的妻子在岸邊眼睜睜看著丈夫在水中無助地掙扎,失去了生命。憤怒又悲傷的妻子,在岸邊的沙灘上寫下:「大海是殘酷的兇手,它帶走了我的丈夫。」
又過了一會兒,在同一片海岸上的幾公尺外,有一位老人悠閒地在海邊散步。忽然間,他看見了一個緊閉的牡蠣殼,便彎下腰撿起來,小心翼翼地打開,發現裡面有一顆珍珠。老人欣喜若狂,心懷感激地在沙灘上寫下:「大海是仁慈又慷慨的施予者,它今天送了我一顆珍珠。」
不久之後,一波巨浪從海上撲向沙灘,把沙灘上所有的字全部都抹去了。
男孩說大海是小偷,因為他失去了鞋子;漁夫說大海是供養者,因為他捕到了很多魚;女士說大海是兇手,因為她失去了丈夫;老人說大海是慷慨的施者,因為他得到了珍珠。
但無論是誰,對大海的評價都只是基於自己的需求是否被滿足、自己的得失而已。對大海的看法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他們得到什麼或失去了什麼。然而,大海超越了人們的看法與認知,它其實公平地對待每個人。
有些人說你的好話,有些人說你的壞話,這與你真實的存在價值無關,而是與他們的期望是否被滿足有關。因為期望被滿足,你就成了「好人」;期望未被滿足,你就成了「壞人」。試著超越這些評價,堅持自己的目標、繼續前進,就像大海一樣。
在有人生使用說明書之稱的瑜伽聖典《博伽梵歌》中,至尊人格首神奎師那(Krishna)說,「在物質世界中,誰不受好壞的影響,既不滿心歡喜也不鄙視,誰就穩定地處在完美知識的層面上。」
物質世界稱滿了相對性,因此只要在這個世界中就會有好壞,靈性導師聖帕布帕德說,不受物質好壞與巨變影響的人具有穩定的奎師那知覺意識,也就是神性意識,因此不受好壞的影響,因為他只關心絕對的至善。──完整內容請收聽 Podecast【心靈瑜伽】第40集 大海的啟示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心靈瑜伽】系列
第40集 大海的啟示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e5qxdqt015e01t9e2t5bn6a/platforms
※按下連結→按標題下第一個Firstory或APP→按下Play即可收聽
★ Podcast全集收聽「因為愛,所以幸福」
關於 羅莎瑞妮 (Rasarani)
擅長透過基於身心學(Somatics)之身體律動、瑜伽及靜心引導,多面向地協助從動中探索,從靜中覺察,增進個人意識與身心的整合與轉化。多次前往印度修習奉愛瑜伽哲學,喜愛分享瑜伽靈性生活與梵唱,並獲印度Mayapur高等教育學院授予Bhakti-sastri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