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類Article
《法華經》-「開顯自性」篇

分享人:宗群師父
從「業果緣起」到「賴耶緣起」,是我之前一貫的對境方法與態度,但因為課堂上老師一句:何謂真懺悔?要用如夢如幻的懺悔法門,去消如夢如幻的業障,開啟我從《楞嚴經》一路到《法華經》的共學歷程。以前只有在禪學,常常聽到要找到自性,但自性為何面目?直到《法華經》才彷彿看清藍圖般,覺得感動。
從「法說」、「譬喻說」到「因緣說」,佛陀不厭其煩,一次次引導不同根器的眾生會三歸一,也叮囑凡夫菩薩該有的四安樂行與修持經典之方法。最後,大菩薩們的一一示現表法,望之儼然,心所嚮往。
《法華經》讓我更紮實地將「真如緣起」與「法界緣起」加入對境的反應中,彷彿我有四種工具,可以在處事時更加安住心性,以釐清執念根源,然後借境開顯自性功德。當然,修行是進行式,業障身還需勤拂拭,但明鏡依舊在。於果,應無所得;於因,需受善熏!
最後,我感謝所有因緣,感謝自己,仍保有大乘善根,相續至此。
By宗群1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