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專欄系列 【24堂靈性啟蒙課】 第四課 水



水,是五大元素中最撫慰人心的元素。水流動與轉化的特性,讓它具備承載、淨化與轉化的力量。

地球表面約有71%被水所覆蓋,海洋、湖泊、河流和泉源,處處可見水的蹤跡。你與我亦如地球一般,我們的身體平均含水量約60%,而各器官水分比例不一:大腦與腎臟含80%以上的水分,心臟、肺、肌肉、皮膚和肝臟約75%,血液將近90%,骨骼含20%,即便是最堅硬的牙齒也含有10%的水。血液、唾液、所有體液,都是水元素在體內的呈現。

水孕育著生命,人類第一個棲息地並非陸地,而是母親子宮中的羊水;河流沖積肥沃土壤,水成為人類的文明的重要推手。如果沒有水,地球上的生命將無法生存;從最微小的微生物到最大的哺乳動物,全都仰賴水。

水無處不在。湖泊或海洋的存在能夠調節氣溫,在寒冷時保暖、在酷熱時降溫。水的表面張力能依照所注入的容器形狀改變自己的形狀。它傾向於流動與適應,並隨著重力運動,停留在低窪之處。

水是再生與療癒的所在,水能安撫人心。流動的水令人愉悅,振奮我們的精神。水帶來清晰、支撐變化,促進夢境並連結你的直覺。水主宰你的情感。在傳統瑜伽與脈輪體系中,第二脈輪——臍輪(Svādhiṣṭhāna)對應「水」元素,與情感、親密關係與創造力息息相關。

讓今日的喝水,都成為對水的冥想吧!(冥想引導請收聽本集Podcast)

瑜伽《聖典博伽瓦譚》(Śrīmad-Bhāgavatam)中有一段詩節,教導我們如何向「水」這位靈性導師學習:

svaccha praktita snigdho
mādhuryas tīrtha-bhūr n
ṛṇām
muni
punāty apā mitram
īk
opasparśa-kīrtanai

                    ——(Śrīmad-Bhāgavatam)11.7.44

「聖人如水,因他不受污染、本性溫和,言語間流洩出宛若流水般美好的音振。僅憑目睹、觸碰或聆聽這樣的聖人,生命便如同接觸到清水般得到淨化。正如聖地淨化拜訪者,聖人因不斷讚頌主的榮耀,令所有與之接觸的人獲得淨化。」——《聖典博伽瓦譚》11.7.44

這個詩節中有一個梵文詞「apā mitram」,意思是「就像水一樣」,也可讀作「aghān mitram」,揭示了聖人就像水,把眾生視為摯友,以無條件的接納與慈悲,救助因罪業受苦的眾生。

在物質世界中受制約人們,因為錯誤地認同粗糙的物質軀體與精微心意,遺忘了自己的靈性身份,轉而追求感官享樂,如果不能如願,便會產生憤怒,甚至因恐懼失去,而陷入近乎瘋狂的執著。

而聖人如純淨的水,不受污染,還能淨化萬物。正如清水透明潔淨,聖人心中顯現出清透的神性。對神的愛,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透過觀察水的本質,能夠瞭解純粹奉獻者的徵象。

我們有很多可以向水——這位靈性導師學習的地方。譬如保持心地純淨、利他;學習話語輕柔,撫慰他人、帶來喜悅;也學習像水一樣,能適應環境並保持謙遜。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將純淨的善意帶入每一次相遇;以服務的姿態,為這世界注入滋養與安定。這,正是水教會我們的事。

此二十四堂靈性教導出自於瑜伽《聖典博伽瓦譚》(Śrīmad-Bhāgavatam),由聖人阿毗杜多(Avadhūta)向Yadu王闡述如何從生命萬象中學習領悟智慧。Hare Krishna!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24堂靈性啟蒙課】系列
第4課. 水
「如水般,將純淨的善意帶入每一次相遇。」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c4vft4l002h01ux50k996y8/platforms
※按下連結→按標題下第一個Firstory或APP→按下Play即可收聽     

★ Podcast全集收聽「因為愛,所以幸福」
A qr code with a child running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關於 羅莎瑞妮 (Rasarani)
擅長透過基於身心學(Somatics)之身體律動、瑜伽及靜心引導,多面向地協助從動中探索,從靜中覺察,增進個人意識與身心的整合與轉化。多次前往印度修習,喜愛分享奉愛瑜伽靈性生活與梵唱,並獲印度Mayapur高等教育學院授予Bhakti-sastri學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