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員心得

2024-11-25

學員心得 | 表達性藝術創作的察覺與覺察

課程名稱:生命核心對話-潛意識溝通與自我覺察
授課老師:陳大正老師
學員姓名:許鳳玲
 
表達性藝術創作的察覺與覺察
 
感謝同組同學發揮的創意與表達的勇氣,有別於自己對人生的詮釋,創作了由生命之樹所開展出的多彩人生。當日早上剛由醫院出院的鳳玲(歷經因罕病復發住院的心旅程),平靜、自在歡喜的和大家參與課程。

111年5月生命核心課程是第一次的表達性藝術集體創作,歷經快2年來,過程中有不同的體會。
一、本來面目/人生焦點:
(一)察覺(從假入空/見山不是山):
1.當用白膠等黏大自然素材時,同組大哥說,用膠帶黏較快。是呀!一個「膠帶」就可以解決黏貼的需求。
2.素材的運用在於創作者怎麼去詮釋它的意義,詮釋後,任務就完成了,回到它的本來面目-歸於虛空。
(清淨本然)

(二)覺察(從空入假/見山還是山):
1.人生的焦點要在怎麼詮釋內在的意義,而不在於暫時的相狀要如何的精細或完美。
2.也如大正老師說的~人生要努力的不是從外境上去尋找,而是要將焦點放在「加深詮釋」的力道上。

二、無常/心安功課/超克生死:
(一)察覺(從假入空/見山不是山):
1.當大正老師於空白圈圈內黏上一疊衛生紙時,同組大哥說,這樣是否可以畫一坨大○呢?
是呀~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一般人在無預期的負向事件時,如生重病、天災(地震等)、戰爭等才深刻感受到「無常」的焦點。
2.人生真正的實相是「無常」,因為「緣起」,一切是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的,只要其中一個條件變化,一切就會變化,所以無常才是日常。
3.最大的無常是「死亡」,死亡的議題是需要學習的,「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課程是一定要學習的。

(二)覺察(從空入假/見山還是山):
1.人生的焦點如放在會變化的事件上(家人的健康等),注定會受苦,且越執著、越想掌控,未來受苦和失敗機率越大。
2.需先把焦點放在愛自己上,接納無常是常,讓身心臣服於「無常」。
3.因為無常/緣起,所以要放棄主宰,自身在因上努力(過程中盡力)、果上隨順(放棄主宰);助人時在外緣上盡力具足即可,果上也是隨順,要學會放下與放手。
4.無常會帶來心不安,究竟的解決之道要放在訓練自己心安定的功課上,不隨外境而妄轉。
5.無常的提醒:把握當下、人生要追求的是心的寧靜。
6.臨終關懷、善終準備:四道人生、生命回顧、預立遺囑、預立醫療決定。
7.超克生死:淨土法門、彌陀48大願。

三、111年生命核心課程藝術創作的察覺與覺察:
團體創作時,做了滿載種子的「般若船」。而個人創作時只貼一片葉子,交給旁邊的同學時,同學加了河流,當時命名為「自在-生命之流無罣礙」。
歷經罕病復發一個多月來,心境更能理解老師說的,「人生是離不開眾生的」。孤獨的葉子是到不了真正的彼岸,真正能航向彼岸的是在菩提願海中的般若船。

(備註:部分內容摘自大正老師於警廣的~在無常中如何安頓身心的煩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