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23-07-04
| 《楞嚴經》讀後心得與啟發(第二篇)
《楞嚴經》讀後心得與啟發(第二篇)
分享人:黃琬萱
首先要感謝大正老師,因初聞《楞嚴經》是由大正老師在課堂提出分享,才有此因緣來探索《楞嚴經》的奧妙。
從一開始覺得不可能研讀,因時間及太深奧的緣故,到後來竟然從「楞嚴經法要」及「楞嚴經完整版」都陸續看完。當然不是看完後就金光閃閃八風吹不動,我想應該是在種善的種子。
《楞嚴經》要表達破妄顯真的心。而這個「心」,裡面的一點表真心,外面的一點表攀緣心,但都是同樣一顆心。中國的造字真是優雅且有意境,真妄和合。《楞嚴經》所詮釋的心是七處破妄(破攀緣心),十番顯現(顯現真心)。我們的真心是本自清淨、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的,但我們卻把祂用成攀緣心而有了煩惱障、報障、業障,所以是自編自導自演自作自受。
其中的「一心三觀」空、假、中真是妙啊!讓我了解到「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在世間上的人事物因緣都是讓我們歷事鍊心用,從中體驗到痛苦、煩惱、不和諧、都是自己的心向外攀緣 、取相、自己的感受、想法知見錯誤才造成的困擾。在這邊就產生了自我反省、自我省思,自我覺察的部分,進而學習改變自己的知見、習性、慣性思維模式。不同的見解產生不同的結果。淨界法師說的「相妄性真」,這句話還蠻有感觸的,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待的方式就不同,所以那有真實的體性呢?像「一水四觀」,同樣的水,不同的法界看待就都不同。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然不僅《楞嚴經》,其他的大乘經典也都是很棒的。就待自己把自己的心準備好,與經典同在契入要義,我想那是一場很棒的身心靈饗宴與體驗。
祝福大家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分享人:黃琬萱
首先要感謝大正老師,因初聞《楞嚴經》是由大正老師在課堂提出分享,才有此因緣來探索《楞嚴經》的奧妙。
從一開始覺得不可能研讀,因時間及太深奧的緣故,到後來竟然從「楞嚴經法要」及「楞嚴經完整版」都陸續看完。當然不是看完後就金光閃閃八風吹不動,我想應該是在種善的種子。
《楞嚴經》要表達破妄顯真的心。而這個「心」,裡面的一點表真心,外面的一點表攀緣心,但都是同樣一顆心。中國的造字真是優雅且有意境,真妄和合。《楞嚴經》所詮釋的心是七處破妄(破攀緣心),十番顯現(顯現真心)。我們的真心是本自清淨、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的,但我們卻把祂用成攀緣心而有了煩惱障、報障、業障,所以是自編自導自演自作自受。
其中的「一心三觀」空、假、中真是妙啊!讓我了解到「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在世間上的人事物因緣都是讓我們歷事鍊心用,從中體驗到痛苦、煩惱、不和諧、都是自己的心向外攀緣 、取相、自己的感受、想法知見錯誤才造成的困擾。在這邊就產生了自我反省、自我省思,自我覺察的部分,進而學習改變自己的知見、習性、慣性思維模式。不同的見解產生不同的結果。淨界法師說的「相妄性真」,這句話還蠻有感觸的,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待的方式就不同,所以那有真實的體性呢?像「一水四觀」,同樣的水,不同的法界看待就都不同。如《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然不僅《楞嚴經》,其他的大乘經典也都是很棒的。就待自己把自己的心準備好,與經典同在契入要義,我想那是一場很棒的身心靈饗宴與體驗。
祝福大家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
06.17 2025
2025/06/15空間自我療癒&呼吸工作坊心得
-
04.14 2025
《中醫》養生小講堂~學員心得分享
-
02.10 2025
2025.02.08非暴力溝通課程學員心得~
-
01.13 2025
114.01.11(六)「非暴力溝通」課程學員心得
-
11.25 2024
表達性藝術創作的察覺與覺察
-
11.25 2024
無常示現 心旅程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一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二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三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四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五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六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七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八篇
-
11.12 2024
臨終關懷與生死療癒 學員心得分享-第九篇